西服領駁的結構形成規律與設計探析
發布時間:2016-06-02瀏覽: 次
在平面圖上要設計好西服領駁,首先要依托合體的開領框架,在確保與整體結構協調中,產生領駁結構的組合,這才是順理成章。要說開領,應該首推中式開領,確有它獨特之處。
長期的實踐證明,這是其它開領望塵莫及。它的特點是在傳統的橫三豎四開領邏輯上,又用等分法的形式,將領圍的1/5加O.5-lcm為西服橫開領;以領圍l/5減O.5-lcm,為西服開領深度,這種切實可行開領方法,它不僅能吻合人體頸肩,與整體結構的和諧,而且也適應西服款式格律的變化,在運作中,只需要掌握好開領的定位,在前胸1/2的上方,而并其調試的規律范圍,又適宜向前門方向移動l-2cm。
領口坡度線是領深度l/3或l/2,斜向前中處,自然形成領駁款式組合的坡度。
駁頭折線,可根據款式需求決定長短,選擇以胸腰附近為定位,斜向距領尖點l-2cm小駁頭的寬度,在8-10cm選擇,領臺寬在5cm左右即可,它要與領前寬4.6cm相匹配,形成不大于90。的劃口造型,也是從這里分界,上為領,下為駁,駁頭的弧線,歷有燕尼線條的遺風,但只要做到直里有弧、弧里有直的韻味即可。在劃口上領子造型,是先求領長l/2,為后領根中心,領外弧線的格律與駁頭弧線相反,是秉用凹弧與駁頭凸弧匹配,領底線是根據領后寬的尺度,隨領高的輪廓,可方可圓,順勢形成領底線條,這時的壓身空間,要掌握在l-2cm為宜,并能與駁頭折線相協調。
在領駁結構的造型中,領口坡度線與駁頭折線,當然這就要選擇合適的開領平臺,才能更好發揮它的作用舉一反三,按著這種移動定位規律,再加上其他線條配合,能更深地變化下去其形態輪廓更會層出無窮。
駁頭折線除在結構中,配合領子坡度線形成駁頭領子造型以外,它主要功能通過本身的延長線,形成領底折線,產生駁力作用,使平面的領駁設計立體化,就因為它的力度轉折,使領駁和諧地站了起來,這也需要一個合適的開領平面,才能讓領駁折線既得到發揮,又能得到控制,確保領駁形成挺括自然,并且與人體頸部吻合,松緊適度造型流暢。
駁頭折線定位的規律:與肩(領)尖點距離越大,連鎖反應給領折線的坡度越大,其領后與領外線,產生的駁力越大。從而正常體形,選擇中性駁力為宜,那就是領座(后)折線距駁頭折線的延伸線。保持在3cm左右為宜。
另外西服領駁上常見的毛病,如領后不到位松弛量過大,甚至起湧,駁頭起空,不平順不自然,這都與領駁折線的定位有關,或者當領底壓身太大,造成駁力四處擴散,而引起領駁不貼身。解決的辦法,可適當調節一下,后領壓身量與領外線的駁力的減弱?;蛘卟捎玫最I分鮮的設計,促使駁式平穩,但是這樣的處理既會影響領駁的造型,甚至出現異常的機械死板現象,失去西服領駁的自然感,所以高檔西服不宜采用,只有選擇恰當其分的駁力設計,再運用工藝歸拔處理,使織物再次成型,這才能返璞歸真,才能使西服領駁質量升堂入室,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陽春白雪。
由此可見,西服雖然是西方傳統服飾,在款式與結構的格律上已經定型,但當代西服已經國際化,而且隨著時代的進程,在受到世界各地文化的影響,特別是東方服飾文化的影響而變革著,這大概就是東西方服飾文化的融合,也是我國西服產品要走的個性化、智能化、現代化的必然之路。
- 下一篇: 熨燙工藝的常用工具及注意事項
- 上一篇: 牛仔面料的演變及水洗發展史